当前位置: 183手游网 > 游戏攻略 > 汉书主要讲什么?汉书的作者是谁?它与史记有什么不同之处??

汉书主要讲什么?汉书的作者是谁?它与史记有什么不同之处??

汉书的作者

《汉书》是东汉班固撰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。它延续了司马迁《史记》的体例。班固(公元32~92年),字孟坚,今陕西咸阳市人。班固成长于官宦之家,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对班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其父班彪酷爱史学,曾续作《史记》“后传”数十篇,记述西汉后半期的历史。班彪死后,“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,乃潜精研思,欲就其业。”汉明帝永平初年(公元58年),班固开始撰写《汉书》。后有人告发他私自改作国史,被捕下狱,因为那时朝廷明令禁止私人修史。但汉明帝看到班固的《汉书》书稿后,非常赞赏他的文史才华,命他作兰台令史,继续撰写《汉书》。班固可谓因祸得福,他前后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写作,到汉章帝建初七年(公元82年),基本完稿。公元89年,班固随车骑将军窦宪北征匈奴,此后即在窦宪幕府任职。公元92年,窦宪因罪自杀,班固受到牵连,被捕下狱,当年死于雒阳(洛阳)狱中,时年61岁。


《汉书》记述的是西汉的历史,上起汉高祖刘邦(元年前206年)下至王莽新朝地皇四年(公元23年),共230年。全书由纪、表、志、传四个部分组成。纪12篇,表8篇,志10篇,传70篇,共计100篇,分为120卷。其中“八表”与《天文志》,班固没有完成,班固死后,由其妹班昭补写了“八表”,马续补写了《天文志》。《汉书》的体例因袭《史记》,是继《史记》之后又一部纪传体史著。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:一是首创纪传体的断代史体例;二是改“书”为“志”;三是取消“世家”并入“列传”。《汉书》体例上的这些变化,为后代史家所沿用,成为纪传体史著体例的基本格局。《汉书》的内容是汉武帝以前的史事,多采用《史记》的文字语言习惯;汉武帝以后的史事,有其父班彪的“后传”数十篇作为依据,又有其他续补《史记》之作提供参考。班固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,润色文字、充实内容、增补不足,经过自己的精研和努力,撰成《汉书》这部文字典雅、结构严密、体例完整、内容系统完备的西汉历史。


《汉书》与《史记》相比各有优劣。从西汉前半期的历史看,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都有记载,但就思想独立性而言,班固比不上司马迁。班固曾批评司马迁“不与圣人同是非”,这一点恰恰说明司马迁记录历史能跳出前人窠臼,独立思考、判断史实,这就是司马迁的过人之处。


班固把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,以封建正统史观来评价历史,宣扬天人感应,为巩固汉王朝的统治服务。论其史实内容,《汉书》比《史记》增补的史料更多。如“本纪”类,《史记》在《高祖本纪》后继以《吕后本纪》,《汉书》在《吕后纪》前增立《惠帝纪》。又如“列传”类,《汉书》把凡涉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学术等方面的史料都一一载入传中。有的关系到经国大计,有的关系到边疆治安,有的涉及用人之道等。像《贾谊传》中增补的《陈政事疏》等三疏、《晁错传》中增补的《言兵事疏》等四疏、《董仲舒传》中增补的《贤良对策》三篇等,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,《史记》却略而不载。再如“志”类,《汉书》在《史记》“八书”的基础上写成“十志”,扩大了记事范围,增加了新的“志”类,像《食货志》,虽由《史记·平准书》扩写而成,而内容已大大充实。他概述了从上古到王莽末年食、货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情况,实可视为一篇从远古到西汉的经济发展简史。像《刑法志》、《地理志》、《艺文志》等,都是新创“志”类。《刑法志》第一次系统地记述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沿革,《地理志》记载了当时郡国行政区划的沿革以及户口、物产、风俗民情、经济发展等情况,《艺文志》记载了历代的学术源流、存世典籍等,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,这些都成为后世史家十分珍视的史料。所以,研究西汉历史,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不可偏废。


《汉书》注释著作问世之后,当时即已受到重视,“学者莫不讽诵”。但是,《汉书》喜用古字,给阅读带来一定困难。所以,东汉时就已有人为之标音释义。魏晋以后,为《汉书》作注的人很多,大致说来,有两次带有总结性的集大成工作:一是唐初颜师古的《汉书注》,汇集隋前23家的研究成果,纠谬补缺,消除了一些文字音义的障碍。二是清末王先谦的《汉书补注》,征引颜注之后67家成果,搜罗广泛,内容丰富,考证翔实,是阅读《汉书》的一部重要参考书。今人杨树达的《汉书窥管》、陈直的《汉书新证》等,亦可参考。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出版的“二十四史”点校本《汉书》,采用颜注,是现今最便于阅读的本子。